• 网站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增强职业规划意识 专家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支招
  • 作者:网站采编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联合主办的“百日招聘直播带岗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通过直播等形式,搭建高校人才供给端与企业岗位需求端对接平台,精准服务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需求,较好实现了人才与市场的“双向奔赴”。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万学教育董事长张锐表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不过,当就业促进机制的“环境屏障”已铸牢,“主动出击”仍是就业者成功的原动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需要充分唤醒大学生们的职业规划意识。

    “当前国内就业政策已经相对成熟,大学毕业生要坚定信心主动求职,提早找到最适合自身的职业领域,求职成功概率会数倍增长。”张锐表示,实现精准求职的核心就是实现“人职匹配”,这就要求着大学生们要具备强烈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目标性较强的职业规划能力。

    网约车司机、方言翻译、声音主播、民宿房东……数字化正在催生“平台型就业”“生态圈就业”,求职者早已不再局限传统意义上的“上班打卡”。当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市场等都发生了新变化,从“等待思维”到“规划思维”的转变,是实现以理念转变破解求职者就业深层次难题的高效途径。

    科学合理规划破解职场困局,需充分唤醒职业规划意识。张锐说,职业规划作为踏入社会前的首份“提纲”,是有效提升就业能力的“指向”,可有效避免出现“海投”“临时抱佛脚”的求职尴尬和困局。(杨波)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锐表示,数字经济催生的多元化新岗位袭来,大学生们要做到“万事俱备”,才能迎来“岗位东风”。在求职能力与资历水平方面,企业最关注的是学科知识能力、核心通用能力和组织职务能力。当大学生在高端能力训练上培育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开始选择未来人生真正投入的职业领域。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此,近段时间以来,多地多部门加力护航毕业生就业,在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上千方百计拓展就业空间。

上一篇: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首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下一篇: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眉山校区二期项目11月开工 未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1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首页

联系

投稿